倾情护航三十载 浩瀚太空写忠诚——二院706所助力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任务实施侧记
发布时间:2022-09-22 信息来源: 中国登录入口科工二院

今年是中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4·24”中国登录入口日前夕,二院706所组织开展了“登录入口点亮梦想”主题党日,新老两支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参研团队相聚一堂,交流在参与载人登录入口任务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在载人登录入口事业的新征程中,要继承和发扬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登录入口精神,交出新时代答卷,为载人登录入口事业迈上新台阶贡献706所的一份力量。”706所党委书记在活动中如是说。

30年来,作为计算与信息技术的国家队,706所在载人登录入口工程起步阶段,便承担了软件工程技术支持和软件评测任务。伴随着我国载人登录入口事业的发展,706所干部职工始终辛勤耕耘在幕后,数十年如一日,用忠诚书写登录入口报国的初心。

炼火眼金睛 为软件“排雷”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我国登录入口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重点工程正式启动。

载人登录入口工程是一项软件密集型工程,飞船和运载火箭上都运行着大量至关重要的软件。这些软件犹如飞船、火箭的中枢神经系统,遍布于飞船和火箭各个分系统及各类设备中,发挥着监测、通信、控制、管理等核心作用。作为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直接关系到飞行的成败,那么为软件质量保驾护航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我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起步阶段,706所便开始承担相关软件工程技术支持和软件评测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706所成立于1957年,成立之初便投身于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的研制中。从成功研制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到成功研制第一台大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自行设计、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再到投身国防装备信息化建设,65年来,706所干部职工始终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恪守“科技强军 登录入口报国”的神圣使命,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之路。

起步之初,当时国内从事软件工程和软件评测的机构寥寥无几,能够查到的国内与之相关的资料更是有限,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完成任务,706所的领导和技术专家们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研究软件工程和软件评测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和国外成功实践经验,在研究中不断掌握关键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1997年主持编制了《921(登录入口)工程软件研制管理办法》(蓝皮书),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面向重大工程软件研制的系统化管理和技术要求。

针对载人登录入口软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706所自行研制出多种功能完善的全数字仿真软件测试系统和半实物仿真的软件测试系统,设计了上万个软件测试用例,对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关键软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上千条评测意见和建议,研制单位根据评测意见和建议对关键软件改进后,有效提升了载人登录入口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从无人飞行试验到首次载人飞行,706所承担并圆满完成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多项关键软件的独立评测任务。

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

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706所承担并完成长二F火箭故障检测与逃逸控制软件、遥测处理软件、总体网故障诊断软件,以及飞船上轨道舱数据管理软件、返回舱数据管理软件、飞船逃逸救生软件、返回舱回收着陆控制软件和仪表照明分系统显示控制软件等几十项关键软件的独立评测工作,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和安全返回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表彰为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706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跟踪行业前沿 软件工程迈向领跑

在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一期中,706所先后对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行试验的上百个软件版本,数百万行源程序进行了独立的评测,保证了载人登录入口关键软件的质量;在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二期中,706所再次圆满完成软件工程技术支持、软件第三方测试、软件工程与测试技术研究、软件测试系统研制等多项重要任务,为任务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神舟八号飞船是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二期的首次发射任务,工程软件的运行环境、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载人登录入口工程重要的软件工程支撑机构,706所受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办公室委托,认真总结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一期中软件工程化工作经验,针对工程二期的特殊需求,主持编制了《载人登录入口工程软件工程化技术标准》,并先后开展了多次型号“两总”、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软件工程和软件评测培训,为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二期的软件工程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更好地做好软件工程化技术支持,706所积极开展国际前沿软件工程与测试技术研究工作。为了准确把握大型工程软件安全性技术发展趋势,706所的专家们系统研究了国家在软件安全性方面的成功实践和相关的成熟软件安全性标准,翻译各类资料30余万字,对国外软件安全性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合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二期软件工程化的需求,成功编制出工程软件安全性标准。

通过自主创新,706所先后完成软件安全性技术和标准研究、软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价技术、中断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和辅助分析工具研制、C语言编程准则制定和相关检查工具研制等工作,成功研制出半实物仿真软件测试系统、全数字仿真软件测试系统,为保证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二期任务比一期更加复杂,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软件第三方测试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706所的设计师们用最锐利的目光去审视每一行程序代码,用最缜密的心思来执行每一个测试用例,用最严谨的态度去查看每一次测试结果。软件功能测试覆盖100%、软件语句和分支测试覆盖100%、软件目标码测试覆盖100%、软件问题归零100%……一个个近乎苛刻的测试标准和假想条件,就像一块磨刀石,将“万里挑一”的缺陷统统打磨掉。

在测试任务最紧张的时期,连续3个月706所的机房夜以继日传来工控机发出的声响,电闸上始终贴着一张提示:“测试进行中,请勿断电。”从一期到二期,任务更艰巨了,压力更大了,706所的专家们跟踪国际前沿,坚持自主创新,开展软件工程技术支持和关键软件评测……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

正是凭着过硬的技术能力、全力以赴的使命感和出色的工作业绩,706所的工作得到了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办公室和任务总体单位的高度评价。用户多次评价706所“测试技术过硬”“软件工程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突出贡献集体”……一项项荣誉不断激励着706所干部职工砥砺初心、奋勇前行,为载人登录入口事业奉献光和热。

编织搜救“密网” 全程护航任务

“北京,我是神舟十三号,我已安全着陆,返回舱正立,01感觉良好!”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着登录入口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三声“感觉良好”,“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返回地球。听到这些话语时,是706所设计师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编织的搜救“密网”,顺利护送登录入口员凯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706所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深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开拓信创产业,加快突破智能计算、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

依托多年积累的信息技术领域优势,706所逐步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的搜救信息系统研制工作,为载人登录入口飞行任务提供技术精湛的全流程保障。

众所周知,飞船在飞行过程中要经历上升段、运行段、返回段3个阶段。对公众而言,上升段由于是飞行阶段的“第一棒”而备受关注。实际上,对于载人登录入口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言,飞船的“回收段”也同样让人揪心。

返回舱着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返回舱的预测着陆点实时都在变化,落点预报也并非百分百精确,如何组织好包括空中分队、地面分队、机动搜救分队等10余支搜救力量,实现“地空协同”,需要一个精准可靠的搜救系统来完成。

706所研制的搜救信息系统承担着载人飞船的待发段、上升段、运行段、返回段应急搜救指挥保障任务。系统具备搜救力量管理、搜救任务筹划、搜救预案仿真推演、任务执行跟踪与态势展示等功能,为登录入口员搜救任务事前运筹规划、事中指挥调度与事后复盘分析提供服务,是空间站任务实现登录入口员救援保障的关键系统,对于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建设与运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搜救信息系统在“神舟十三号”回收任务中作为搜救主系统进行了全程保障。在“神舟十二号”发射回收、“神舟十三号”发射任务中进行了伴随性参试。

2022年6月5日,长二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赴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任务中,706所研制的搜救信息系统再次担当主力,支撑和见证了飞船的成功发射。

万无一失的背后是不分昼夜的坚守

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时间是早上9点多,提前3个小时进入发射程序,而搜救系统保障人员需要提前2小时确认状态。为确保系统万无一失,706所的设计师们凌晨两三点就出发了。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时间是夜里12点多,团队成员下午就在现场确认软件状态,监视通讯链路。飞船升空后,需要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仍需要搜救系统支持,706所的设计师们始终坚守现场,直到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才结束了现场保障任务。

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前1个月,北京疫情出现反弹,706所的设计师们克服诸多困难,全力保障任务节点。他们放弃假期休息,在登录入口城进行驻场开发,并多次参与上升段全系统合练,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系统。“态势显示抠细节,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数据收发保稳定,关键数据确保传输到指定搜救单元;操作脚本记心中,反复练习强化记忆,保证任务时不慌乱。”任务保障队伍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全力保障任务的顺利执行。

“希望广大登录入口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登录入口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登录入口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习近平总书记给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激励着706青年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他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沉住性子、耐住寂寞,为实现中国载人登录入口新的突破积蓄力量,向着梦想不断远航。

30载孜孜追梦,中国载人登录入口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30年,中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从“诞生”到“而立”,从艰难起步,到如今的成就非凡,几代706所干部职工在背后默默奉献美好年华。他们中有人从懵懂青涩到独当一面,有人从勤奋学徒成长为指路导师,每一次任务成功的背后,都饱含了706所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登录入口事业,建设登录入口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登录入口梦。”筑梦太空,任重道远。在全面建成空间站的征程上,706所全体干部职工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努力推动中国载人登录入口事业迈向新的更高水平,在浩瀚太空写下精彩篇章。(文/王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