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登录入口三院306所作为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建设试点单位,顺利通过了第三方评价机构认证,并被评为AAAA级,是集团首家获AAAA级的单位。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用规则的活动。推进企业标准化,能够助力单位“找问题、除隐患、补短板” ,推动企业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306所各级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自2023年以来,全所各部门通力协作,依据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等5项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了新版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发布,建立以来,体系整体运行平稳。
投石问路,摸索“吃螃蟹”三部曲
306所作为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的试点单位,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围兄弟各单位没有参与认证工作的先例,306所面对这项全新的工作,缺少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但认证节奏紧迫,任务没有留给团队成员过多思考的时间。
为充分理解国家标准的要求,306所迅速响应,紧急成立了“认证工作小组”,先后5人次参加了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的企业标准化系列国家标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取得的证书像是一块敲门砖,意味着认证工作的正式开启,指导团队成员走上“抓螃蟹”的方向。
为充分了解认证工作的流程与要求,306所调研了船舶715所、青岛港等多家已通过“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集团外单位,调研工作给了团队深度启发。接续的学习和调研像是拨开了重重迷雾,在收集了海量调研资料作为支撑后,团队成员们感叹终于摸到了“蟹脚”。
为保障认证工作顺利推进,306所工作人员将国标各项要求分解对应内部各项工作,使硬性标准转化落地,最终制定了一套符合所情的认证工作计划,为认证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持,终于顺利将“螃蟹”收入囊中。
夯实基础,打通“任督二脉”
新版国家标准与上一版本比较更突出实用的特性,不再按“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而是从标准提供“秩序”的本质功能出发,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导向,构建“产品实现标准体系、基础保障标准体系、岗位标准体系”。
面对第一关,团队成员顺应变化,迅速理清思路,将重点放在标准体系架构上。经过与认证专家多次沟通,数易其稿后最终确定了最符合所情的标准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将企业使用的各级标准、规章制度收录到对应的子体系中。同时完成了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汇编,使企业认真甄别适合本企业的标准,明确政策边界。
第二关是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新标准要求在岗位说明书中,对应每条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应具体执行岗位标准,包括各级标准、规章制度等。最终建立“识别与确认—培训与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改进”一体化的岗位标准化工作模式。306所全体部门积极参与,经过多轮梳理、讨论,最终完成了决策层、执行层217项岗位标准的完善建立,覆盖全部岗位。
306所标准化人员以“严、慎、细、实”的态度逐步推进各项任务,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完成了标准体系的建立,其中标准体系共收录各级标准1158项。为迎接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认证做足充分准备。
全员参与,各部门齐心“添柴火”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工作不是单纯对标准化工作的检查,而是对306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水平的综合审视。对此,所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项工作布置会、培训会,积极部署各部门领导及员工认真学习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系列标准,并与质量工作、技术发展、产品规划相结合,让标准化助力企业的建设。
在企业标准化工作自我评价活动中,各部门均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重点部门领导担任评价小组长,依据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附录C企业标准化工作评分表,认真查阅核实负责内容的证明材料,对照评分要求,给出合理分数,评价过程公开、公正,达到了查缺补漏、及时改进的目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306所上下齐心协力,为通过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认证把好最后一道关。
回首来时路,从2023年初接到试点任务时的迷茫,到2024年末通过认证的自信,306所凝聚合力、砥砺奋进,打赢了这场攻坚战。认证通过并非终点,而是下一段努力的起点。
标准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306所标准化工作将秉承登录入口精神,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发挥标准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世界一流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图文/边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