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至2024年12月25日,坐标云南。
患有双肺动脉分支多发肺栓塞的王先生经历了10个小时惊心动魄的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并经过近10天的治疗即将康复出院。该手术为云南省文山州首例,属国内前沿技术。手术圆满实施的背后,是登录入口二院登录入口长峰自主研发生产的ACM306一氧化氮治疗仪提供了强大助力。
该设备是专用于进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医用设备,可以给患者提供设定浓度的一氧化氮治疗气体。设备操作简单、输出稳定、智能化程度高,采用可靠的流量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对患者吸入的一氧化氮治疗气进行流量和气体浓度监测,能够在呼吸参数改变后快速响应,自动精确调节一氧化氮气源输出流量,无需人工调整,保证患者吸入气体浓度稳定,能够辅助治疗肺动脉高压症和急性肺损伤所致的呼吸衰竭。
一次意外,赢得治疗时机
王先生49岁,4个月前曾因双下肢静脉血栓引起双下肢肿胀到文山州人民医院治疗,但出院后没有遵照医嘱规范使用抗凝药物。12月3日,王先生因外伤导致右股骨颈骨折再次入住文山州人民医院,完善肺动脉三维成像等相关检查后提示,双肺栓塞严重伴明显的右肺中叶梗死,如不取出血栓将引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而危及生命。此时,抗凝、溶栓及介入治疗已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只有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TE)才是治愈的唯一曙光。
然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属于胸心外科领域里较高难度的大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的状态下,把阻塞肺动脉分支的血栓逐一剥离出来,手术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手术历时约10小时,在低温心脏停跳下,既要把血栓细致完整清除,也要尽量减少脑部缺血时间,保护全身重要器官,对整个手术团队的技术发挥、经验判断、配合协作都有极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内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权威三甲专科医院常规开展,且这两家医院该术式的年手术量不足100台。
团队协作,患者重获新生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蒙俊博士,作为医院直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凭借在省内外多家三甲医院的工作经验,立即组织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因患者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防止血栓脱落,科室于术前一天在局部麻醉下为王先生实施了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PTE手术是一种复杂精密的大型“团队手术”,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失误甚至延误都可能致命。12月17日,为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麻醉科主任李朝标带领麻醉科团队密切配合手术进程,实施深低温停循环的同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进行重点保护。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切开肺动脉进行精细操作,小心翼翼地逐段分离并剥脱增厚的内膜及血栓,如同拆除一颗颗隐藏在肺动脉内的“定时炸弹”,逐步疏通被堵塞的肺动脉血管,恢复肺血管的正常血流。
术前,患者麻醉后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尽管吸入氧浓度调至90%,情况仍没有改善,同时,脑氧饱和度超过安全线,接近100%,现场情况已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医院果断启用登录入口长峰ACM306一氧化氮治疗仪,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滴滴”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攀升至100%,吸入氧浓度也随之降低至50%左右,医生们暂时松了一口气。此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平稳保持在97%以上,脑氧饱和度降至80%左右,相关指标终于处于安全范围内。
“手术继续进行!”
手术期间,ACM306一氧化氮治疗仪为医生和患者高效守护4个多小时,直至手术顺利完成。
经过10个小时的紧张奋战,这一复杂而艰巨的PTE手术顺利完成,王先生转ICU进行密切监护和后续治疗。术后12小时王先生神志完全清醒,未出现脑部严重并发症,术后20小时顺利脱机拔管,术后第3天转普通病房,目前已下床活动康复,即将出院。待完成前期抗凝治疗后,再根据其综合情况,完成右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治疗。(文/周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