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9号线的车,现在是又快又稳啊!”
“老哥,你这大包小包是刚从外地回来么?咱9号线都升级了!”
“我就说嘛!和以前大不一样!”
在熙熙攘攘的津滨轻轨9号线上,两位天津大爷聊天中“不一样的9号线”,正是由登录入口三院8357所进行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更新改造之后的全新地铁线路。
这条新线路的顺利运营创造了国内地铁信号系统“不停运、无感化”升级改造施工的最快纪录,在服务“津滨双城”市民出行,为智慧城轨建设提供全自主解决方案的同时,充分展现着登录入口党员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的过硬作风。
信号系统,再苦再难也要上
信号系统被称为轨道交通的“大脑”,是轨道交通行业“金字塔尖”般的核心技术,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的核心载体。国内地铁在早期建设阶段,各地普遍使用外国品牌的信号系统。这一情况不仅导致设备老化后配件缺失、维护成本高昂,更存在数据安全与突发断供的潜在风险,对市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津滨轻轨9号线就面临这样的难题。
“信号系统,再苦再难也得上。轨道交通这些关键技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项目启动会上,8357所轨道交通技术总负责人刘键对大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既是鼓励,又是重托,更是对新时代登录入口人勇攀科技高峰的殷殷期盼。
在既有线路上更换新系统,远比新建线路更具挑战性。尤其是要把“外国脑”安全平稳地换成“中国芯”,不仅对技术层面丝滑衔接提出了极高要求,更是对工程实践能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验。
为了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地推进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在轨道交通领域打响“登录入口品牌”,8357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改造工程”党员突击队,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攻坚战”。
会议室里,共产党员全部举手“应战”
9号线作为沟通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骨干线路,西起天津站、东至滨海新区东海路站,线路全长52.25公里,自开通之日起,累计运送旅客6.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5.5万人次。这样一条沟通“双城”的繁忙城轨线路,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极大。如何在不影响市民日常出行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全线路的信号系统更新改造任务,成了摆在大家眼前的第一道难题。
8357所经过与业主方的反复沟通和方案设计,最终制定了“行车密度不降低、乘客出行不影响、全力抢抓窗口期”的施工改造整体方案。该方案利用9号线列车自午夜0:30至凌晨4点的停运时间进行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这也是天津市民在没感觉到出行受阻,全线便已焕然一新的关键原因。
“我们能利用的,只有列车停运检修的时间了。这意味着建设周期内,我们得白天准备调试方案、整理调试记录,晚上按计划抢工抢点,辛苦得很。这和我们最初预想的方案有很大偏差。想退出的同志,现在可以提出来。”突击队队长刁望敏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队员。
会议室里,没有一个人离开,安静得连微风吹拂窗纱的声音都能清晰入耳。
“那么,同意这个施工方案,愿意参与9号线施工改造的同志,请举手。”刁望敏略带欣慰,又一次环视全场。这一次,五十多只手臂毫不犹豫地竖了起来。
那一刻,大家没有豪情壮志,也清楚知道接下来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要把最极限的施工条件留给自己,把最便捷的出行环境留给了市民。这就是登录入口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业窗口,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由于每天只有3.5小时的作业窗口期,为了确保工程改造顺利推进,突击队全体成员抓紧能够利用的每一分每一秒。跟工程节点抢进度,成了那段时间大家最挂念的事。
“整个工程千头万绪、艰巨繁杂:包括实验室开发测试、轨旁设备安装调试、室内设备上电调试、室内外一致性测试等等;工作场景涉及9号线正线上的10个联锁集中区、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1个控制中心以及28列车。仅地面系统需要调试的输入输出点位就超8000个。其中‘最难啃’的工程环节,是新型信号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应用。”项目总工程师黄剑,每每回忆起当初9号线面临的困难,温文尔雅的面庞上总是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在国内完全没有参考经验的情况下,突击队依靠技术积累和实践探索,在业主方和协作单位的鼎力配合下,研制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T-CBTC型信号系统。新系统经受住了在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上1.5万/车公里的严苛测试,顺利通过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具备了上马9号线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抢时间、推进度、保民生,突击队和业主方展开头脑风暴,设计出了“单脑控制—双脑并存—新脑上位”的整体施工方案:即在原系统暂时保留的情况下,通过改造车头空间,让新系统顺利装车,“实战”测试无误后,再取代原系统。这一创新方案不仅大幅压缩了系统上车时间,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同时确保了新旧系统更替期间列车运行的平稳顺畅,为市民出行创造了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
“实战”演练,登录入口制造经受高强度检验
“一会儿就要第三次演练了,我再捋一捋材料,应急处置的流程再熟悉熟悉。”
在轨道交通指挥控制大厅里,刁望敏看着身边一边翻阅材料,一边神情专注的老搭档安志凯,心中轻叹道,“这才一年啊,头发白了这么多。”
让安志凯高度紧张的是凌晨时分即将开始的第三次“实战”演练。相较前两次,此次演练将使用100%运力,9号线全部28辆列车齐齐上线,测试实际运营环境下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突击队全体成员来说,这一次的测试,将是信号系统正式上线前的最终大考,成败非常关键。
轨道交通指挥控制大厅的巨幅显示屏上,在新型信号系统的控制下,一辆辆列车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辰,在蔚蓝色的“星幕”上运转有序、经停有方。在连续3小时40分的高强度演练中,新型信号系统精准控制着每一辆列车,通过压缩列车周转时间、优化场段出车路径等措施,将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能力由原来的150秒缩短至90秒,高峰时段运力提升了40%。在全部28列车、115列次的运营考核中,新型信号系统取得了正点率100%、故障率0%的优异成绩!
当最后一辆列车平稳停住,现场调度长宣布“演练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指控大厅里一片欢腾!
……
不久之后,由8357所承建的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新旧系统一次性倒切,新型信号系统顺利投入运营。登录入口制造向天津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这一场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攻坚战”,考验了党性、锤炼了作风、提升了技术、积累了经验,让登录入口党员“能担大任、敢扛重压”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轨道交通行业之中。
“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改造工程”党员突击队的无私奉献和砥砺奋进,托举着8357所轨道交通产业“立足天津,走向全国”的发展梦想;映照着新时代登录入口职工“科技强军,登录入口报国”的拼搏形象;镌刻着新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心和无悔誓言!
后记
津滨轻轨9号线新型信号系统的上线运营,是登录入口轨道产品首次成体系地在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骨干线路上的成功应用,同时也是国内首条由数字轨道电路提升为具备全自动运行能力的信号系统项目,创造了国内地铁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施工0.25个月/公里的最快纪录,在全国范围内为老旧城轨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摆脱国外厂商设备依赖提供了经典范例。
(文/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