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开始!”“二组预备!”“三组待命!”
成都集成联试外场的实验大厅里,联调活动稳步开展。各小组参试人员宁心静气、聚精会神,现场安静的仿佛可以听到呼吸声。
从背上行囊奔赴现场到正式联调的这一刻,这支队伍已经接连奋战了16个日夜。
不忘初心,信念如磐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军事强国竞相开展智能实验,在实验室研究、设计破敌之道,获取对敌制胜先机。该项目作为智能实验领域的核心支撑手段,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项目启动以来,这个“90后”成员占比超过80%的团队承担了项目最核心、最艰难的工作。
项目技术覆盖面广,各组件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开发任务异常艰巨。
在初期的设计阶段,团队成员在办公场地不分昼夜地工作了3个月,从黎明到深夜,他们不间断的持续努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次联试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真没想到我们真的可以做到现在的样子。”队员小姚说,“刚刚接到任务的时候,大家缺乏相应的经验,心里都没底,只有全身心的摸索、投入!”
接到联调任务的指令后,中心领导立即开展战前动员,项目团队迅速响应,总师率领部分队员共同奔赴一线。他们简单收拾行囊,便踏上了前往外场的征程。
每次联调联试都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也是团队成长最快的时候,大家坚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战胜它。
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在联调准备初期,队员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一切按照计划稳步开展。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数据传输通路出现故障,最后一个功能获取前端数据失败。
如不及时解决,整个调试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的突然出现让大家猝不及防,场面逐渐焦灼起来。项目组迅速召集会议,看着大家焦急的模样,队长小王讲到:“问题很可能涉及到多个环节。大家坐下来,一条条厘清各功能的数据传输方式、结构,找到问题原因,解决它。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要稳住阵脚,共同努力!”
一句话如同一阵春风,帮助大家卸下内心多余的负担,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排查和梳理上来。
各组相互配合,密切沟通,仔细地查证每一步操作的运行状态,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由于数据传输方式与结构发生变化,才致使最后一个功能的数据传输通路失效。
明确了方向,就成功了一半。经过连续5天的奋战,数据的传输要求、接口的标准格式一一确定,数据引接、数据解析、数据流转功能的开发调试依次完成。
为确保万无一失,大家又花了近3小时的时间反复检查和验证,只为确保数据正确、完整,保障联试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传输通路正常运转的那一刻,大家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每个人都明白,这次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胜利,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辞青山,并肩作战
下午时分,队员小姚和小彭在成都的测试现场仔细检查着系统运行状态。在进行功能测试时,他们发现模型的部分功能无法正常运行。明明在家里好好的,怎么到了现场不能用?
“咱们力量有限,联系一下家里试试!”见此情景,队员小彭建议。
此时此刻,在京队员们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收到这一情况,他们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根据前方提供的信息,有的查阅资料、有的执行测试、有的跟踪记录,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支团队,两个小组,开始了相隔一千八百公里的协同办公。
两地团队在检查了所有涉及的功能,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疑点之后,故障依然存在,仿佛一块坚硬的巨石压在队员们心头。
当北京的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成都的夕阳正缓缓落下,队员们仍守在设备前苦苦思索着、尝试着。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队员小孔深吸一口气,注意力重新集中在面前的屏幕上。
经过数小时的仔细排查与分析,北京小组找到了原因。在后方队员耐心的指导下,成都小组的模型成功得到修复,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保证了联试的正常开展。
深蓝的夜空下,月光洒在寂静的街道上。空旷的马路上只有几个年轻人模糊的身影,骑着自行车,低声谈笑着,有的哼着轻快的歌儿。
柏油路不会留下建设者的印记,但每一寸月光洒落的路面都会证明,他们来过。
“效果不错!”得到用户认可的这一秒,对整个团队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他们用行动证明了登录入口人的力量和担当。无论身在何处,心怀祖国,坚守使命,立足自身岗位,争做行业的标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让担当在行动中得到实现。
新的征程,正在不远的前方微笑等待着这群可爱的人们。